2025年5月,成都高新区某支行门口,购房者李某已连续三天通宵排队。他看中的一套学区房因贷款放款周期延长至4个月,卖家扬言“本周内不到账就转卖他人”。而李某的困境并非个例——随着央行收紧二手房信贷、地方银行额度吃紧,成都二手房市场正经历一场流动性危机。
三四线传导效应:武汉、合肥等地审批通过率下降20%,成都虽属新一线,但国有大行二手房贷款额度占比从25%压缩至18%,中小银行季度放款额度常在月中告罄。
房龄歧视加剧:超20年老房遭重点管控,部分银行直接停贷;主城区1995年前房源,即便评估价达标,首付需提高至40%以上。
注:2025年6月LPR虽未下调,但公积金利率降至历史最低,商贷与公积金利差扩至100BP39。
环节 | 2024年时效 | 2025年时效 | 延迟主因 |
---|---|---|---|
评估审批 | 7天 | 15天 | 银行二次复核率增加50% |
抵押登记 | 3天 | 10天 | 房管局联审系统升级 |
放款队列 | 随机分配 | 额度抢购制 | 月末额度耗尽率80% |
24 |
央行《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的通知》明确要求:
二手房贷款占比不得超过个人住房贷款总额的30%
三四线城市贷款坏账率超5%时,自动触发额度压缩机制410
评估价“折上折”:成都老破小学区房市场价150万,评估价仅120万(缩水20%),变相降低贷款成数1
收入流水严查:兼职收入仅按50%认定,自由职业者需提供2年完税证明4
核心区虹吸效应:高新、天府新区贷款额度占比超全市50%,龙泉驿、双流等新区审批提速30%
非户籍歧视:外地购房者首付比例普提10%,需连续12个月本地社保10
公积金+商贷混合模式:
额度最大化:双缴存人公积金贷款100万+商贷补足剩余房款
利率差套利:以300万房为例(评估价270万):
公积金贷款100万,利率2.6% → 月供4,003元
商贷170万,利率3.6% → 月供7,732元
合计月供11,735元
较纯商贷(利率3.8%)月供省1,240元
开发商合作银行:万科、龙湖等合作银行预留“白名单额度”,放款周期缩至45天内
地方城商行突围:成都银行、四川农商行对本地户籍开放“带押过户”专线,免除赎楼环节
重定价日前置:签约时要求将重定价日设为每年1月1日(次年即享全年LPR下调红利)
利率折扣谈判:选择存款额≥贷款额20%的银行,可获得BP减免(如建行存款100万减免30BP)
预审系统应用:登录“成都住房金融APP”输入房源地址,实时获取可贷额度预估
合同避险条款:
─ 补充“贷款不足/放款超期无责解约”条款
─ 约定政府资金监管账户收款(非卖家个人账户)
存量房贷利率下调: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将存量利率降至新发贷水平,预计平均降幅50BP
“以旧换新”专项通道:国企平台收购旧房抵扣新房首付,成都试点额度达50亿元
带押过户全域化:2025年成都办理量同比激增163%,平均节省交易周期15天
评估价申诉机制:提交同小区3个月内成交记录,可申请重新评估(成功率68%)
2025年的二手房贷款市场,是一场关于耐心与技术的较量。当李某通过“公积金贷100万+农商行带押过户”组合拳,在第67天终于拿到放款时,他感慨:“比起房价,更该担心的是钱趴在银行账上不动。”
数据印证:截至2025年5月,成都二手房平均交易周期从89天延长至142天,但采用组合贷及预审工具的购房者,周期控制在90天内——在金融资源稀缺的时代,信息权就是最硬的通货。